垃圾焚烧市场仍然存在很大问题
2014-08-01 16:19:56 来源:http://www.zkyjjt.com 评论:0 点击:
今年以来,垃圾焚烧项目呈现跃进式发展的局面。众多企业纷纷进军垃圾焚烧领域,项目签约和启动的数量与速度令人惊叹。然而,垃圾焚烧持续加热背后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:垃圾焚烧补贴机制不完善、技术存在争议、排放标准急需提升、选址抗议此起彼伏等。
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,2011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是2000年的33倍,达到9.4万吨/日。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认为,我国垃圾焚烧发展很快,路线也非常清晰明确,不过漂亮的数据背后依然存在很多问题。
监管几乎仍是“三无”
技术、政策、监管都有待探索,只有少数几个城市能进行飞灰处置
在垃圾焚烧技术方面,徐海云指出,设备、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创新的动力,也存在着创新的需求。以烟气处理为例,在欧洲,干法、半干法、湿法不同工艺组合有400多种,发达国家的工艺也是百花齐放的。“从这个角度来讲,根据我国的垃圾特点,垃圾焚烧设备的供应商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。”此外,他还认为,飞灰处理已成为目前垃圾焚烧发展的制约瓶颈,我国对飞灰如何处理还没有清晰的环境政策。
“纵观全国,进行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的只有少数几座城市。一方面,飞灰处理成本很高,危险废物填埋场也处理不了,大部分飞灰通过固化或者稳定化进入填埋场,还有一部分直接回收利用。另一方面,由于政策较为混乱,同样是飞灰,处理成本1500块、500块和不要钱的同时存在。”对此,徐海云建议,现阶段飞灰处理可以学习美国做法,即进填埋场填埋,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按照危险废物来处理,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应该是相适应的。
2012年,徐海云参加了垃圾焚烧厂的等级评价,发现我国垃圾焚烧厂的监管仍主要依靠企业自律。政府监管有责任没能力,处于既无人员也没有设备更无资金的“三无”状态。“我觉得如何来监管还需要探索。曾有人建议既要结果监管也要过程监管,但是众所周知所有监管需要成本,如果成本太高也是无法实施的。”徐海云说。
应突破单一、区域的限制
能否把所有的垃圾纳入规划统一焚烧
对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规划,徐海云认为,应突破单一针对生活垃圾的局限。“我从温州来上海,一路上放眼望去,好多处冒着浓烟,可能是烧垃圾或是秸秆,当然这并不只在浙江独有。”他建议,可以考虑效仿发达国家,把所有的垃圾纳入规划统一焚烧。
另一方面,县一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政策层面需要突破。徐海云举例,2012年某县级市规划建设一座日处理3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,采用BOT模式的补贴价格达120元/吨。然而,所在省的省会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规模为2000吨,垃圾补贴仅为50多块钱。
“同样烧一吨垃圾如果让一个县城补贴120多块钱是无法实施的。”徐海云指出,造成县级垃圾焚烧补贴价格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县城垃圾规模受限,规模小必然带来了处理成本高。他建议,国家在投资方面需给予一定支持,以保证其与大城市保持同等补贴水平。
国内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投资商约有40~50家,按类型可分为政府主导型、专业投资运营型和工程投资型三类。图为21家主要企业截至2012年10月的垃圾焚烧项目数据。
未来十年进入黄金期?
焚烧将以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作为沿线,向其他地区辐射
垃圾焚烧一直存在很多争议,公众尤其关注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,“环境的影响其实并不大,但政府、媒体、公众都非常关注。”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曾做过统计,在垃圾处理整个发展过程中,据不完整统计已经发生上百次民意事件,比较集中的有13起,一半以上参与的人数达万人。“而且,这些事件都发生在我国焚烧厂数量较多,经济较发达,执行环保标准较高的地区,同时也是房地产升温较热的地区。从这里面我们应该反思,是什么引起了公众对焚烧的高度关注。”他说。
新形势下出现四大趋势
张益总结了在这种新形势下出现并发展的4大新趋势。“一、原来每家公司接到一个焚烧项目都会高调宣传,现在更多的是务实、高效、积极推进。二、舆论报道由以前的多元化,改为近年的正面报道为主。三、政府部门以前是被动的应对,现在是积极的引导、正面的宣传。四、一般项目布局由以前小型化,改为园区化、集中化、规模化。原来一些项目关注度比较低,数量多,规模小,现在拿到一个项目征到一块地,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非常不容易。”同时,张益也认为随着行业发展还会有很多新的趋势。“比较典型的,如从前年开始企业兼并慢慢开始,未来3~5年兼并收购会进一步扩大。”
“四五六”和“三三三”格局
“虽然争议依然存在,但总的发展基调仍会是以焚烧和填埋作主线,其他设施为辅的国家规划建设布局。”张益表示,就区域来分,焚烧将以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作为沿线,向其他地区辐射,即以东部地区最为集中,其次是中部地区,然后是西南地区,最后是东北和西北地区,呈扇形发展的布局。
对于未来垃圾焚烧的发展格局,张益用两组数字概括:“四五六”和“三三三”。
所谓“四五六”格局,即“十二五”新增的垃圾处理设施,焚烧占到四成;其中,东部地区的比重占到五成,项目的数量占52.7%,项目的规模也占到五成,54.8%;此外,新建的投资规模占了六成,尽管从国家的布局来看是占56%,实际上设施的比例经简单测算已经达到了65%~67%。张益认为,“四五六”的格局现已基本形成,以后在“十三五”可能力度还会加大。
所谓“三三三”格局,即到“十二五”末,垃圾焚烧处理项目达到300个左右,有可能超过300个;形成30万吨的处理规模,每个项目平均处理规模为1000吨,早期的只有700、800多吨,但是新建的项目中1500吨、1000吨的处理规模占主流;目前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已经达到18~20%,未来这个数字可以达到30%。
“未来至少还有10年,是焚烧发展的黄金时期。”张益认为。
上一篇:我国变频器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逐渐扩大
下一篇:光伏制造业行业整合潮将至